母乳躺喂是否易得中耳炎?
母乳躺喂是否易得中耳炎?
http://www.babytree.com/community/group21668/topic_2693769.html
奶瓶喂养会,母乳喂养很少听到。
母乳孩子能比较好的自己控制流量,奶瓶不行,且乳头与口腔基本完全贴合,形成负压,乳汁很难进入耳道。奶嘴无法完全贴合口腔,乳汁流出速度快孩子来不及吞咽反流就容易进入耳道诱发感染。
关于呛奶可能引起中耳炎:(其实呛奶更容易引起的是肺炎)
奶冲的妈妈是需要注意呛奶引起宝宝不适,如果孩子真的来不及吞咽妈妈的乳汁,不能排除发生如同人工喂养时喂奶过多、过急,使宝宝来不及吞咽而呛咳,使乳汁逆流入鼻咽部,从咽鼓管进入中耳而致急性中耳炎的情况。
其实不是呛奶引起中耳炎,而是呛奶后处理不当引起中耳炎,或者是呛奶时正赶上孩子过敏感冒等状况,液体无法正常流出引起中耳炎(详见下面中耳炎原因)
呛奶处理方法:呛奶后把孩子赶紧侧过来,最好是趴在大人腿上,头低些,拍背。
所以,如果母乳比较急时注意中途让宝宝停一下,竖抱拍一会再继续喂。如果已经发生呛奶,千万不要手忙脚乱,不能立刻竖抱,小婴儿在这样的状况下乳汁反而容易进入呼吸道,造成肺炎,切记切记。
人工喂养的宝宝注意减少仰卧喂奶,尽量将宝宝斜抱起,不要把奶嘴出口开得太大,免得奶水流出过急过快导致宝宝吐奶,喂奶结束后要将宝宝竖抱,轻拍背部,使胃内气体排出,减少溢奶。如果宝宝漾了奶,先让他侧头,呕吐出来,然后把他竖抱轻拍,并注意清理流到耳朵里的奶水。
这是由于中耳炎发生的原因是这样的(中耳炎不是单纯因为呛奶造成的,只能说呛奶是诱发中耳炎的一个原因):
当液体进入宝宝的中耳鼓室区域并滋生细菌时就会造成急性中耳炎。
正常情况下,耳朵进了液体后,会很快随着宝宝打哈欠或咽东西从咽鼓管(连接中耳和鼻咽后部的管道)里排出去。但如果咽鼓管堵住了,液体就会留在中耳里。宝宝得感冒、鼻窦炎或过敏时,咽鼓管也常常会被堵住。 细菌很容易在黑暗、温暖、潮湿的环境里滋生,所以充满了液体的耳朵就成了细菌最好的温床。随着感染加剧,宝宝鼓室和鼓膜周围肿胀得更厉害,就会开始疼了。当你宝宝的身体开始对抗感染时,就会发烧。 所以,感冒或过敏症状出现时更可能引起中耳炎。
婴儿的咽鼓管比较短(大约1.27厘米),而且是水平的。在宝宝吃奶喝水时,尤其是如果出现呛奶的情况,液体就容易进入中耳,引起耳朵发炎。等宝宝长到成年后,咽鼓管会长3倍,达到3.8厘米,而且会更垂直,这样液体就容易流出去了。
但我们也必须看到,母乳的宝宝其实不容易得中耳炎,原因如下:
母乳有预防中耳炎的效果。
由于母乳中所含的免疫球蛋白A和免疫球蛋白m足以抵御由口腔吸入至咽喉部及咽鼓管有害菌的侵染,故能有效地预防或减少婴幼儿中耳炎的发生。而用牛奶、奶粉等食品进行人工喂养的婴幼儿,由于这些食品无一定数量的活性抗体成分,故可使病菌有机可乘,致使呼吸道或中耳发生感染。
母乳喂养是预防幼儿中耳炎的有效方式,能有效降低感染率。
台湾母乳会网页上关于中耳炎的内容:
餵哺母乳有助增強嬰兒抵抗力,加上良好姿勢可防止咽喉管阻塞,減低染病風險。
耳咽管較短較橫、扁桃腺肥大及患有鼻敏感的兒童,較易患上急性中耳炎,復發機會也較高,而年紀愈小,雙耳同時發病的機會愈大。另外,吸食二手煙、與經常患病的兒童接觸、家居塵埃多等,均會提升感染的機會,因環境性的刺激會增加上呼吸道的分泌物,形成阻塞,令細菌滋生。
躺喂是否易导致孩子窒息?
如果妈妈吃了药睡得死沉死沉的或者孩子有疾病身体弱没力气反应,是需要注意。
躺喂压死孩子的事情确实有发生,都是有比较特殊的原因的。
正常的情况下,只要母亲能在第一时间感受到孩子的不适信号,都能及时避免问题。而健康的宝宝也会有所挣扎,这是求生本能赋予的,随着孩子的成长,他们就更有能力躲开危险了。
当然如果母亲吃了相关药物或者身体虚弱导致敏感度降低,或者孩子虚弱无法有正常的抵抗反应,都应采取更多安全措施,或者选择其他方式。
躺喂的姿势很重要,安全TIPS:
1、最好永远都是孩子的鼻子对着乳头 这样吃奶的时候 孩子的头是后仰的,不会堵到鼻子。躺喂时也要让宝宝的身体贴近妈妈,如果胸腹相贴,身体自然倾斜,使头部能往后仰,就不容易堵鼻子。
2、不要让宝宝躺在妈妈胳膊上,也别用手反搂着,妈妈用被子卷成长条垫在身体后面,被子下面从两腿间夹住,这样妈妈身体基本是放松后仰的,睡着也不会往 宝宝身上压,正常是不会堵了宝宝的。
不是一定要躺喂,只是我们支持每一种有利于母乳喂养的方式,母乳妈妈躺喂确实更省力更方便。
总之母乳喂养找寻自己与宝宝最合适的方式就好。
奶瓶喂养会,母乳喂养很少听到。
母乳孩子能比较好的自己控制流量,奶瓶不行,且乳头与口腔基本完全贴合,形成负压,乳汁很难进入耳道。奶嘴无法完全贴合口腔,乳汁流出速度快孩子来不及吞咽反流就容易进入耳道诱发感染。
关于呛奶可能引起中耳炎:(其实呛奶更容易引起的是肺炎)
奶冲的妈妈是需要注意呛奶引起宝宝不适,如果孩子真的来不及吞咽妈妈的乳汁,不能排除发生如同人工喂养时喂奶过多、过急,使宝宝来不及吞咽而呛咳,使乳汁逆流入鼻咽部,从咽鼓管进入中耳而致急性中耳炎的情况。
其实不是呛奶引起中耳炎,而是呛奶后处理不当引起中耳炎,或者是呛奶时正赶上孩子过敏感冒等状况,液体无法正常流出引起中耳炎(详见下面中耳炎原因)
呛奶处理方法:呛奶后把孩子赶紧侧过来,最好是趴在大人腿上,头低些,拍背。
所以,如果母乳比较急时注意中途让宝宝停一下,竖抱拍一会再继续喂。如果已经发生呛奶,千万不要手忙脚乱,不能立刻竖抱,小婴儿在这样的状况下乳汁反而容易进入呼吸道,造成肺炎,切记切记。
人工喂养的宝宝注意减少仰卧喂奶,尽量将宝宝斜抱起,不要把奶嘴出口开得太大,免得奶水流出过急过快导致宝宝吐奶,喂奶结束后要将宝宝竖抱,轻拍背部,使胃内气体排出,减少溢奶。如果宝宝漾了奶,先让他侧头,呕吐出来,然后把他竖抱轻拍,并注意清理流到耳朵里的奶水。
这是由于中耳炎发生的原因是这样的(中耳炎不是单纯因为呛奶造成的,只能说呛奶是诱发中耳炎的一个原因):
当液体进入宝宝的中耳鼓室区域并滋生细菌时就会造成急性中耳炎。
正常情况下,耳朵进了液体后,会很快随着宝宝打哈欠或咽东西从咽鼓管(连接中耳和鼻咽后部的管道)里排出去。但如果咽鼓管堵住了,液体就会留在中耳里。宝宝得感冒、鼻窦炎或过敏时,咽鼓管也常常会被堵住。 细菌很容易在黑暗、温暖、潮湿的环境里滋生,所以充满了液体的耳朵就成了细菌最好的温床。随着感染加剧,宝宝鼓室和鼓膜周围肿胀得更厉害,就会开始疼了。当你宝宝的身体开始对抗感染时,就会发烧。 所以,感冒或过敏症状出现时更可能引起中耳炎。
婴儿的咽鼓管比较短(大约1.27厘米),而且是水平的。在宝宝吃奶喝水时,尤其是如果出现呛奶的情况,液体就容易进入中耳,引起耳朵发炎。等宝宝长到成年后,咽鼓管会长3倍,达到3.8厘米,而且会更垂直,这样液体就容易流出去了。
但我们也必须看到,母乳的宝宝其实不容易得中耳炎,原因如下:
母乳有预防中耳炎的效果。
由于母乳中所含的免疫球蛋白A和免疫球蛋白m足以抵御由口腔吸入至咽喉部及咽鼓管有害菌的侵染,故能有效地预防或减少婴幼儿中耳炎的发生。而用牛奶、奶粉等食品进行人工喂养的婴幼儿,由于这些食品无一定数量的活性抗体成分,故可使病菌有机可乘,致使呼吸道或中耳发生感染。
母乳喂养是预防幼儿中耳炎的有效方式,能有效降低感染率。
台湾母乳会网页上关于中耳炎的内容:
餵哺母乳有助增強嬰兒抵抗力,加上良好姿勢可防止咽喉管阻塞,減低染病風險。
耳咽管較短較橫、扁桃腺肥大及患有鼻敏感的兒童,較易患上急性中耳炎,復發機會也較高,而年紀愈小,雙耳同時發病的機會愈大。另外,吸食二手煙、與經常患病的兒童接觸、家居塵埃多等,均會提升感染的機會,因環境性的刺激會增加上呼吸道的分泌物,形成阻塞,令細菌滋生。
躺喂是否易导致孩子窒息?
如果妈妈吃了药睡得死沉死沉的或者孩子有疾病身体弱没力气反应,是需要注意。
躺喂压死孩子的事情确实有发生,都是有比较特殊的原因的。
正常的情况下,只要母亲能在第一时间感受到孩子的不适信号,都能及时避免问题。而健康的宝宝也会有所挣扎,这是求生本能赋予的,随着孩子的成长,他们就更有能力躲开危险了。
当然如果母亲吃了相关药物或者身体虚弱导致敏感度降低,或者孩子虚弱无法有正常的抵抗反应,都应采取更多安全措施,或者选择其他方式。
躺喂的姿势很重要,安全TIPS:
1、最好永远都是孩子的鼻子对着乳头 这样吃奶的时候 孩子的头是后仰的,不会堵到鼻子。躺喂时也要让宝宝的身体贴近妈妈,如果胸腹相贴,身体自然倾斜,使头部能往后仰,就不容易堵鼻子。
2、不要让宝宝躺在妈妈胳膊上,也别用手反搂着,妈妈用被子卷成长条垫在身体后面,被子下面从两腿间夹住,这样妈妈身体基本是放松后仰的,睡着也不会往 宝宝身上压,正常是不会堵了宝宝的。
不是一定要躺喂,只是我们支持每一种有利于母乳喂养的方式,母乳妈妈躺喂确实更省力更方便。
总之母乳喂养找寻自己与宝宝最合适的方式就好。
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:
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